成立于1982年的荷兰荷氏花卉公司(Holex Flower BV)是全球著名鲜切花贸易企业。荷氏公司年营业额达7700万欧元,每年销售1.7亿支鲜切花和切叶,以北美、和亚洲为重点出口市场。2018年,荷氏花卉在上海成立中国分公司,这是他们继美国之后,在国外开设的第二家分公司。首席执行官保罗·胡根布姆(Paul Hoogenboom)这样评价中国市场:“和其他国家一样,中国的消费者总是在寻找新颖和奇特的产品。”本文为FCI记者胡根布姆和公司中东及亚洲地区经理瑞尼尔·沃斯坎普(Reinier Voskamp)的专访。
胡根布姆:中国有3个情人节。一个与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同一时间,和中国的新年相近。第二个是农历七月初七的“七夕节”,全年中鲜切花供应最为丰富的时段,而且该节日与玫瑰的关联性不太大,可以销售各种花卉产品。第三个情人节是脑洞大开的11月11日,被称为“光棍节”。现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线上销售活动,也促进了鲜花的线上销售。但这一天,很少来自荷兰的进口花,原因很简单,它们价格太高。
沃斯坎普:在个人使用或家庭装饰方面,中国的花卉消费观念与西方相比,有差距。
胡根布姆:中国的个人消费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,很少有超市卖花。荷兰优荷上海办事处在中国的大型连锁超市进行了试验,但荷兰进口鲜花因为价格太高而销售不佳。在中国开拓市场还要考虑到,发达的电商会砍掉一些分销商的作用。所以,在中国如果能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和可靠的电商,就有可能抓牢市场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,就可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。对于生产基地,昆明具有优势,这是我多次到访中国后得出的结论。昆明是中国切花主产地,也是进口鲜花批发的核心区。一旦昆明长水机场开通肯尼亚、南美洲和荷兰的直飞航线,昆明将会成为中国的“迈阿密”。
沃斯坎普:和世界上所有地区一样,季节影响需求。在临近中国春节时,你会看到花市上有昂贵的进口银柳,并且被染成红色或黄色,这是最受欢迎的颜色,还会看到有大量来自荷兰的冬青和连翘。我们是全球鲜切花出口商,不管是在美国洛杉矶、新加坡还是中国上海,市场运作基本相同。玫瑰大多来自厄瓜多尔,郁金香、大花蕙兰和小品种从荷兰采购。
胡根布姆:中国客户需要的品类多但起订量小。新奇的产品肯定会带来客流量,且能够带动批发商其他切花的销售。然而,当我参观昆明的花市或KIFA拍卖市场时,对市场上产品的新奇度并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,玫瑰多是传统的品种和几种颜色而已。
FCI: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宣布,明年对所有种植者进行强制性生态认证,您对此怎么看?
胡根布姆: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对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。在拍市的供应商中,仍有大量的小规模种植者,他们是花卉艺术家,最细致入微地种植花卉,然而他们可能负担不起认证的费用。我担心,采取如此严格的规定,我们将失去大量至关重要的小众花卉种类。
胡根布姆:我记得荷兰拍卖市场前首席执行官卢卡斯·沃斯(Lucas Vos)曾经说过,中国是有数十亿美元规模的市场,但在我看来,不是这样。许多荷兰批发商来到中国市场,碰了壁,然后纷纷退出。目前,市场已恢复相对平静。我认为中国最多能容纳20家荷兰出口商。未来10年,中国将扩大国内切花生产能力,并大量从越南、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周边低成本国家进口切花。在某些方面,你可以把中国与美国的花卉批发市场做比较。每年,荷兰出口到美国的鲜切花约为1亿欧元,我预计中国也会有同样的市场规模。荷兰花卉在美国花卉销售额中占5%~10%的份额,我们的角色始终是一个补充型供应商。我认为这一比例在中国可能不会超过5%。但由于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,数字仍然相当可观。
胡根布姆:和8年前在美国迈阿密开设分公司一样,2018年10月,我们在上海虹桥机场附近开设了全资的Holex中国分公司,销售从世界各地采购的鲜切花,包括南非的切叶、厄瓜多尔的玫瑰、以色列的芍药等,其中只有10%的花卉来自荷兰,集中在郁金香和贝母等季节性花卉或绣球等。
据我推算,进口花卉在中国花卉销售总量中占的比例不超过15%。厄瓜多尔、哥伦比亚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日本是最重要的供应商。过去几年,中国的进口关税一直在20%~24%之间浮动,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高。另一方面,中国的植物检疫不如日本严格。